首页> 品格相关阅读
目的论的翻译策略
德国功能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目的准则之一是“译/释/读/写皆遵循某种方式”,而且是使用该文本/译本读者所希望的方式。这里的“方式”也就是“使用特定的翻译策略和翻译程序”——目的论的三大目的之一。现将目的论中的有代表性的翻译策略介绍如下。

 

一、纪实性翻译与工具性翻译

诺德(Christiane Nord)在其著作《翻译中的文本分析》(1988/91)一书中从功能目的论的原理出发,对翻译产品(及过程)提出两种基本形式:纪实翻译(documentary translation)和工具翻译(instrumental translation)。纪实翻译是“对原文作者和源语文本接受者之间文化交际活动的记录”(Nord 1991:72),比如在文学翻译中目的语文本将源语文本的思想译介给目的语读者,且目的语读者也能清楚意识到他们所读的作品是译文。诺德对纪实性翻译所举的其它例子包括逐字翻译、字面翻译和“异化翻译”(1991:73)。在“异化翻译”中,为保持源语文本的地方文化色彩,译文会保留原文中一些具有文化特色的词汇,例如德语中独特的食物名称,像Quark(夸克)、Roggenbrot(面包)和Wurst(香肠)等。

工具翻译“是目的语文化里新的交际活动过程中独立传递信息的工具,旨在实现其交际目的,且目的语读者不会意识到他们所读到或听到的文本曾经以另一种形式在其它交际情景中被使用过”(1991:73)。也就是说,目的语读者所读到的译文就好像是用目的语写成的。而且原文和译文应具有相同的功能,比如计算机使用手册或软件的译文都应像原文一样,实现指导译文读者进行操作的功能。诺德称此为“保存功能型翻译”(function-preserving translations)。然而,她也举例说明了不可能保存原文功能的一些翻译类别,例如为儿童翻译的《格列佛游记》,及将荷马史诗译成小说以适应当代读者的兴趣。

 

二、显性翻译和隐性翻译

显性翻译(overt translation)和隐性翻译(covert translation)是豪斯(House,1977)提出的两种对立的翻译模式。显性翻译是一种保留源语文化、使译作读起来像译作而不像原作的翻译方法。按照豪斯的模式,有些文本在源语文化中有着独立的地位,与源语语言和文化有某种内在的联系,直接以源语读者为服务对象。翻译这类文本,有必要采用显性译法,即译文不明显以译语读者为阅读对象。在进行这种翻译时,译者无意制造“第二原作”,因为,“显性翻译就是看起来是译文,而不是原文”(House,1986)。由于翻译时严格以源语文化为取向,原作的功能无法在译作中保留。显性翻译是一种较为直接的语言转换,一般不需要作细微的文化调整。牧师的布道、政治演说和艺术性强的文学作品等适合于运用这种方法翻译。

隐性翻译与“显性翻译”相对,指一种使译作与原作功能等值、译文与译语读者直接关联、适合于实用文体的翻译方法。隐性译文读起来像原文而不像译文。这种译法的目的是掩盖译作的翻译本质,使译作与原作功能等值,适用于翻译在源语文化中没有独立的地位,或者说与原作的语言、传统、历史或文化的其他方面没有必然联系的文本。正因为缺乏具体的文化根源,原作的功能有时可以复制出来;而要使译作的文化结构与原作等值,需要经过“文化过程”。翻译广告、新闻、科技资料等文体时,运用隐性翻译方法是合适的;多数《圣经》译者也采用类似的方法,以使所传达的信息与新的读者最直接相关。隐性翻译与交际翻译、工具翻译等说法类似。(Shuttleworth & Cowie,1997)

本文由北京翻译公司品格翻译提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翻译的价值-社会文化价值
下一篇:文化学派的翻译策略